章(四) 師傅有禮(三)~香港篇(下)



當年軼事~盧鑄勲傳(2005年長洲口述)
 
一九三七年入學,逢日本侵華翌年輟學,於澳門紅窗門雜貨店當童工,留宿於福隆新街英記餅家,因能叔(盧能瑞)在此工作...一九三九年樹兄帶我往香港荔枝角道三三六數永興隆梅萊莊工作,不作交伙食費,每月還有三毛錢零用錢,當時一個仙可買兩味(白粥一碗及油條或牛脷酥一件),每月均有十天盧炳乾哥帶去南昌街龍江大茶樓飲茶。同年石岐淪陷,翌年回鄉報讀三年級學習算術,四一年元月逢天災下大雪,魚塘的魚全部死清,農村破產饑荒,四百元大洋一斤白米...向父親要了四十元大洋紙幣,與西華鄉果叔逃饑餓...穿州過省行了四天才抵逹梧州,經工業社鄧德介紹到黃偉明伙食店工作,包梧州市立大學學生伙食,放暑假則轉往王小明牛皮廠工作,每天最少要擔三十至四十担水。
 
一九四三年春,父親來信叫返鄉,四五年戰爭結束,八月,盧炳乾兄帶我往澳門英記茶莊先做雜工送貨及伙頭軍,月薪五元。四六年六月調升三樓工場學習篩焙,蒸製各類舊茶,其中以孫義順笠仔六安茶最多(當時在澳門所製的孫義順六安茶,使用的竹葉、笠仔及招紙,全由佛山付運至澳門英記茶莊加工,每笠茶十二兩,六笠為一條,十條為一捆,圓形外加竹葉織竹笏捆實,為之一捆,或稱一件。四五年至五一年期間,每月平均生產十捆至十五捆),薪金十元,後加薪至四十元,朝八晚九做足七年。
 
當時紅茶市道非常好,湖南功夫紅茶每司擔二百餘元,祈門紅茶售價三百五十元至三百七十元一司擔,其時上級青茶每司擔一百一十元至一百二十一元,下級青茶賣七十、七十五元一百斤。由於當時紅茶銷情甚佳,午夜默想,若將青茶發酵轉化為紅茶,則可財源滾滾,遂以十斤青茶加水兩斤,用麻袋覆蓋使發熱至七十五度,經數次反堆轉紅,再用三十度(和暖)火力焙乾,湯色葉底與紅茶一樣,可惜沒有紅茶的清香風味,及後一想,再將十斤青茶加水發酵轉紅至七成乾,放入貨倉焗六十天後取出,泡出來的湯色比蒸製的舊茶更為深褐,只是茶味略淡,此事秘而不宣.......
 
至一九四九年,中國解放,全國赤化,取消私商,實行統購統銷,資本家全部受清算而逃亡。五零年,有一位長鬚長者,午夜拍門投函,翌日早上步入英記,與英記滔漢詳談,說從雲南逃難而來,其人正是同興號茶餅老闆袁壽山先生,有貨存於他在港建立的辦事處,香港皇后大道西一百五十六號龍德內天福泰,因其時逃難久缺盤川,當時往港船票二元,有叉燒飯送,唯需四十元照保才能上岸….滔兄遂給他四十元乘船往港。五零年鴻華來信澳門英記,詳述南洋莊需求各0麥茶餅,如宋聘號、敬昌號、同慶號,查詢能否製造。初沒見過此技術,一個月後終研究成功,每月製茶餅三十年至五十件不等......茶餅規格:每件八十四片茶餅,七片為一筒,十二筒為一支或稱一件。四五年澳門英記焙製米蘭茶,古磱銀針茶、銷往金邊、香港、中山石岐及中山三鄉,古法蒸製散裝及笠仔六安茶,普洱茶餅,暢銷省、港、澳、岐,茶商鴻華轉口南洋最多。
 
一九五四年與友人在長洲創立福華號,自出品牌「福華號宋聘0麥」,當時青茶百花齊放,其他商行也各自引進各國青茶,繼有中國各省產茶區方面有雲南勐海、西雙版納倚邦、福建溫州青、廣東的肇慶鶴山古勞、白水帶、連南、鬱南、清遠、汕頭青或稱汕頭綠,後統稱青毛茶。廣西的橫州、蒼悟六堡及五堡,品種方面,湖南有湘青、湖北青、安徽有貢尖、春尖、銀芽、珍味、秀眉、松蘿、瓜片六安、浙江祁門紅茶,各地所產的青毛茶經過蒸壓製舊產生不同的陳香味,偷如沉樟香、蔘香、棗香、米香、荷檳香等..,印尼、緬甸、越南、北越,另香港各茶行加工茶葉出口暢旺。青茶我採選印尼毛峰青茶,採用四六年發酵的方法,先發酵後製成茶餅。第一批三十支由經紀黃仕傑做盤,賣給灣仔龍門酒樓,其他外銷。
 
南洋莊當時在香港有:廣安祥,周大光、致生祥等...另有四大金山莊,分別為彭裕泰、鴻昌泰、龍德記、天福泰。
 
經紀行足一個月終有茶餅單返,第一批出口茶三十支,十二元八角一筒成交。一九五六年由經紀溫門介紹,接洽當時唯一洋行鄧堃,將緊茶(姑娘茶)樣品給我看能否同樣生產,我說一星期後答覆,數天研究成功,成品交鄧堃後接單一千支,規格每個六兩四錢重,每筒七個,每支裝十八筒,共一百二十六個,淨重三十公斤。時資金短缺,幸經陳壽如朋友介紹...未完成...